本亭為叩謝光明燈圓斗並謝太歲等事,謹訂於國曆一○九年一月廿二日(農曆十二月十日)起啟建三天植福法會
因為疫情關係,法會期間參拜,請配戴口罩,若有發燒者,請勿出入公共場所,感謝諸位大德配合。
因為疫情關係,法會期間參拜,請配戴口罩,若有發燒者,請勿出入公共場所,感謝諸位大德配合。
天運歲次庚子年農曆12月30日
農曆正月十二日(國曆二月五日)啟斗點燈
普渡是普行超渡孤魂之義,孤魂是無嗣的鬼云,民間為好兄弟或稱為老大公,因為在生時為「羅漢腳」,亡後沒有子孫祭祀,因此中元節一年一度接受大家的普渡大魚大肉熱忱的接待一番,這是台灣人博愛精神的表現,同時也為中元普渡最主要的意義。
「安太歲」是一項宗教活動也是民間習俗。大部分的地方廟宇會在偏殿供俸「太歲星君」牌位,由廟方替信眾安太歲和送太歲,將每位需要安太歲的信眾名字逐條貼在兩側,由信眾隨意捐獻香油錢。因此每年農曆十二月底送神到元宵節前,是每年安太歲活動的高峰期。「安太歲」和點「光明燈」一樣列為過年期間的重要行事。
醮祭,是台灣民間信仰中的重要祭禮。由於台灣特殊的歷史文化背景,即使在醮祭的過程中,多少可以看到台灣歷史文化的縮影,醮的種類極多,其中皆具有祈求國泰民安,風調雨順的意義.。
觀音菩薩,亦名觀世音或觀自在菩薩,又叫觀音大士,他與娑婆世界眾生的因緣最深。何謂觀世音?是說芸芸眾生受苦受難時,唸誦其名,菩薩就會尋聲救苦,千處祈求千處應。